经李徵君故居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 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徵君:姓李的征君。征君,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
  • 露浓烟重:露水浓重,烟气氤氲。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阑干:栏杆。
  • 芳筵:美好的筵席。这里指曾经和李徵君共处的宴会。
  • 故榭(xiè):旧的台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子。
  • 羸骖(léi cān):瘦弱的马。骖,古时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指马 。

翻译

露水浓重烟气迷离,萋萋的芳草布满大地,绿树映衬着栏杆,垂柳轻拂着长堤。院子里落花满地,却没有客人一同沉醉于此情此景,五更天将亮时那弯弯的残月还在天空,黄莺已经开始啼叫。回想起过往美好的筵席,心中的怀念之情难以断绝,过去的亭台如今已荒凉破败,曾经熟悉的道路也变得迷茫难寻。我这匹常年往来疲惫瘦弱的马似乎也有了感情,每经过这故居的门巷也会大声嘶鸣,似在为此惆怅感慨 。

赏析

这首诗是温庭筠凭吊李徵君故居之作。首联通过描绘露浓、烟重、草盛、树映、柳拂等景象,勾勒出故居一片荒芜而又带有几分凄美幽静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颔联“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承上,将前文中静态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深化,落花满地无人共醉赏,只有残月相伴黄莺啼叫,以动衬静,增添了无限的寂寥与凄凉之感,突出故居如今人去楼空的落寞。颈联由眼前之景转入对过往的回忆,曾经美好的筵席只能在想象中回味,而昔日的台榭却已荒芜,道路难觅,今昔对比,尽显物是人非的沧桑和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尾联更是别出心裁,连常常往来此地的瘦马经过故居门巷都要嘶鸣,从侧面烘托出故居的荒芜凄凉给人带来的深沉的悲伤之感,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追思与惆怅情绪。整首诗情景交融,用词精妙,借景抒情,以鲜明的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怀旧伤逝之情。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