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遇友人

· 许棠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 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朱(yáng zhū):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主张“全生”,即追求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自由。
  • 泣岐:在岐山哭泣,比喻因选择困难而感到悲伤。
  • 海徼(hǎi jiǎo):边远的海边地区。
  • 边陲(biān chuí):边疆,边境地区。
  • 胡云:指边疆地区的云,这里象征边疆的不安定。
  • 陇路:陇山的道路,这里指通往边疆的艰难道路。
  • (zhàn):栈道,古代在山崖上架设的通道。

翻译

半生都在南方奔波,又向西行,愁苦之中,我像杨朱一样在岐山哭泣,因为选择困难而感到悲伤。 远方的梦也羞于归向边远的海边,贫穷的旅行多是在边疆滞留。 边疆的云不聚集,风也不稳定,陇山的道路艰难,栈道更是危险。 从早到晚只能听到谈论征战的声音,渐渐地,我已想要放弃吟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和对战争的厌倦。诗中,“半生南走复西驰”展现了诗人长期的流浪生活,而“愁过杨朱罢泣岐”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在选择面前的无奈和痛苦。后两句通过对边疆自然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难和危险。最后两句“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创作上的停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向往。

许棠

唐宣州泾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为礼部侍郎,时士多由权要干进,湜独取棠及公乘亿、聂夷中等,皆有名当时。工诗,所作《洞庭诗》脍炙人口,时号许洞庭。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