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骆达叔湖园留酌夜归灯下对使走笔赋谢

· 张萱
旧圃新堤十亩馀,柴扉应拟草玄居。 开尊日满贤人酒,投辖时来长者车。 三径已闻誇蒋诩,五湖何必汎陶朱。 篝灯不惜归途远,掩映波光恋客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拜访。
  • 骆达叔: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
  • 湖园:湖边的园林。
  • 留酌:留下饮酒。
  • 灯下:夜晚灯光下。
  • 使走笔:快速书写。
  • 赋谢:写诗表达感谢。
  • 旧圃新堤:旧的园圃和新建的堤岸。
  • 十亩馀:超过十亩。
  • 柴扉:用柴木做成的门,指简朴的住所。
  • 草玄居:隐居的地方。
  • 开尊:开启酒器,指饮酒。
  • 贤人酒:指美酒。
  • 投辖:投掷辖(古代车轴上的零件),比喻停车,指停留。
  • 长者车:指尊贵者的车辆。
  • 三径:指隐居的住所。
  • 誇蒋诩:夸赞蒋诩,蒋诩是东汉时期的隐士。
  • 五湖:泛指江湖。
  • 汎陶朱:泛舟江湖,陶朱公是春秋时期的商人,后成为隐士的代称。
  • 篝灯:提灯。
  • 掩映:映照。
  • 波光:水波反射的光。
  • 恋客裾:留恋客人,裾指衣襟。

翻译

拜访骆达叔的湖边园林,留下饮酒至夜,归途中在灯下迅速写下这首诗以表达感谢。

旧园圃和新堤岸占地超过十亩,那简朴的柴门应是隐居的好地方。

日间满杯的美酒是贤人的馈赠,时常有尊贵者的车辆停留。

已听闻夸赞隐居之地如蒋诩,又何必泛舟江湖如陶朱公。

提灯不惜归途遥远,波光映照,留恋着客人的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拜访友人骆达叔湖园的情景,通过“旧圃新堤”、“柴扉”等意象展现了园中的宁静与简朴。诗中“开尊日满贤人酒,投辖时来长者车”表达了园中宾客的尊贵与欢乐。末句“篝灯不惜归途远,掩映波光恋客裾”则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款待的感激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