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寅仲见过五石瓠留酌醉归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

· 张萱
相将喑噫复嵬峨,不醉其如白眼何。 却为倒颠花骨句,顿令淋浪鹭毛蓑。 望洋莫笑蛙从鳖,问水谁怜公渡河。 欲向桃源频系楫,可能倾酿共狂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将:互相扶持。
  • 喑噫:叹息声。
  • 嵬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 白眼:比喻轻视或不满。
  • 倒颠:颠倒,错乱。
  • 花骨:花骨朵,指未开放的花蕾。
  • 淋浪:形容水波荡漾。
  • 鹭毛蓑:用鹭鸟羽毛制成的蓑衣,比喻轻盈飘逸。
  • 望洋:比喻力不胜任,无能为力。
  • 蛙从鳖:比喻跟随不合适的人或事物。
  • 公渡河:指古代传说中的公孙杵臼渡河的故事,比喻勇往直前。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系楫:系紧船桨,准备出发。
  • 倾酿:倾倒酒,指饮酒。

翻译

我们相互扶持,叹息声中显得高大雄伟,不醉又怎能忍受他人的白眼呢? 因为颠倒了花骨朵的诗句,顿时让水波荡漾,鹭毛蓑衣也显得轻盈飘逸。 望着海洋,不要嘲笑蛙跟随鳖,问水时谁会怜悯公孙杵臼渡河的勇气? 想要频繁地系紧船桨前往桃源,可能会有美酒相伴,共同狂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眼”、“花骨”、“鹭毛蓑”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对“桃源”和“公渡河”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和对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