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吊朝云墓用陆岱瞻明府韵

· 张萱
君不闻死同穴兮室异谷,温柔乡即迷香窟。浮花浪蕊何烨烨,安得馀香长不灭。 前身曾遇楚襄王,阳台一别无消息。嗟尔芳魂虽侍妾,得侍东坡情自别。 生□西湖兮方待年,来惠西湖兮遽永诀。栖禅寺即六和塔,何必首丘寻故宅。 始信红颜真薄命,信根净业皆前定。欢乐由他总是空,六如不用重相订。 登幕沾泥同一律,东坡情痴非在色。三三桥畔日飞花,为衬芳魂戏綵霞。 莺啼燕语春常在,休将日影问寒鸦。西湖新主谪仙人,种得桃花万树新。 鸣琴多暇喜凭吊,綵毫独与坡公赓。寻芳觅句日霏玉,一见西园眼又青。 胡为乎,一见西园眼又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烨烨 (yè yè):形容光彩夺目。
  • 馀香 (yú xiāng):余留的香气。
  • 阳台:传说中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地方。
  • 首丘:指归葬故乡。
  • 信根净业:指信仰和清净的业力。
  • 六如:佛教用语,指六种如梦幻泡影的事物。
  • 綵毫 (cǎi háo):彩色的笔。
  • (gēng):继续,续写。

翻译

你难道没听说,即使死后同穴,居所也不同谷,温柔乡即是迷香窟。浮花浪蕊光彩夺目,怎能保持余香长久不灭。 她曾遇到楚襄王,阳台一别后再无消息。虽然她的芳魂只是侍妾,但能侍奉东坡,情感自然不同。 生于西湖,正待年华,来到惠西湖却突然永别。栖禅寺即是六和塔,何必寻找归葬的故宅。 始信红颜真是薄命,信仰和清净的业力都是前定。欢乐终究是空,六如不必重提。 登幕沾泥,命运相同,东坡的痴情并非只在于色。三三桥畔,日日飞花,为了映衬芳魂,戏弄彩霞。 莺啼燕语,春意常在,无需问寒鸦日影。西湖新主,谪仙人,种下万树新桃花。 弹琴多暇,喜欢凭吊,用彩笔与坡公续写。寻芳觅句,日日如霏玉,一见西园,眼中又见青翠。 为何呢,一见西园,眼中又见青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朝云墓”的凭吊,表达了对逝去美人的哀思和对东坡情感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阳台”、“西湖”、“六和塔”等,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通过对“红颜薄命”和“六如梦幻”的深刻反思,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结尾处的“一见西园眼又青”,则透露出对美好记忆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