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关

披鞍跨马出梅关,岭表驰驱第一山。 四顾关河吴会杳,几朝人物笑谈间。 兵书一箧谁堪授,宝剑双悬我自闲。 此日挥鞭朝北去,他年应道弁繻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关:位于中国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处,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
  • 岭表: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吴会:指吴地和会稽,即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 兵书一箧:指装有兵法的书箱,箧(qiè)指小箱子。
  • 宝剑双悬:指腰间悬挂的两把宝剑。
  • 挥鞭:挥动马鞭,指骑马前行。
  • 弁繻:古代的一种帽子和衣服,这里指官服,意味着将来会以官员的身份回来。

翻译

我骑着马穿过梅关,这是我在岭南地区驰骋的第一座山。 环顾四周,关河远处的吴会地区显得遥远,多少朝代的英雄人物都已成为笑谈。 一箱兵书,谁能传授?腰间双剑,我自得其闲。 今日我挥鞭向北行去,他年我将以官员的身份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过梅关的情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自信。诗中“兵书一箧谁堪授,宝剑双悬我自闲”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自信心态,而结尾的“他年应道弁繻还”则预示了诗人对未来成功的预见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饱满,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风采和抱负。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