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襄明表侄应试礼闱

年少才华紫电光,秋风八月桂花香。 预知柳染宫袍绿,先植槐阴夹路黄。 未许旌旗观细柳,且看词赋动长杨。 名高翰苑君家事,业见先朝有大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电光:形容才华出众,如同紫色的电光一般耀眼。
  • 桂花香:象征着秋天的气息,也暗示着科举考试的季节。
  • 柳染宫袍绿:比喻考试成功,穿上绿袍成为官员。
  • 槐阴夹路黄:槐树的黄色花朵夹道盛开,预示着前程似锦。
  • 细柳:指军营,这里比喻严格的考试环境。
  • 长杨:指高大的杨树,比喻文章或才华出众。
  • 翰苑:指翰林院,是古代朝廷中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等的机构,也是文人才子的聚集地。
  • 大梁:古代建筑中的主要承重结构,比喻重要的支撑或基础。

翻译

你年轻才华横溢,如同紫色的电光般耀眼,正值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八月。可以预见你将穿上绿色的官袍,因为你早已种下了槐树,其黄色花朵夹道盛开,预示着你前程似锦。虽然不能亲眼见到你在军营般的考试环境中,但你的词赋才华已经足以震动人心。在翰林院中扬名立万是你家族的传统,我期待着在先朝的历史中看到你的重要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张嗣纲送别其表侄梁襄明参加礼部考试的作品。诗中,张嗣纲以紫电光、桂花香等意象赞美了梁襄明的才华和正值青春的年华,同时通过柳染宫袍绿、槐阴夹路黄等比喻,预祝他考试成功,前程似锦。诗的后半部分,张嗣纲表达了对梁襄明在文学和政治上有所成就的期望,希望他能在翰林院中扬名,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后辈的鼓励和期望。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