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翰将军自碣石移阃郡屯走币索诗赋赠

· 张萱
春明细柳碧油开,横槊题诗上将台。 玉陛忽惊闻鼙鼓,金城先喜辟污莱。 谁擎赤日行天去,君驾长风破浪来。 自笑白头为揖客,尚能铭勒象牙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阃郡:指边疆的郡县。
  • 横槊:古代兵器,这里指将军的威武。
  • 玉陛:指皇宫的台阶,代指朝廷。
  • 鼙鼓: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这里指战鼓声。
  • 金城:坚固的城池,比喻国家的安全。
  • 污莱:指荒芜之地,这里比喻敌人的势力范围。
  • 赤日:烈日,比喻国家的光明和希望。
  • 长风破浪:比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
  • 揖客:指迎接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迎接将军。
  • 铭勒:刻写,这里指刻写诗文以纪念。
  • 象牙堆:指珍贵的纪念物,这里比喻诗文的价值。

翻译

春天,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细柳环绕的碧油军营,将军横持长矛,在将台上题诗。 朝廷突然惊闻战鼓声,而坚固的城池已先喜见荒芜之地被开辟。 谁将赤日擎起,行于天际,将军驾着长风,破浪而来。 我自笑白发苍苍,作为迎接将军的客人,尚能刻写诗文,铭记于珍贵的象牙堆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将军从边疆调回内地驻守的场景,通过“横槊题诗”、“君驾长风破浪来”等意象,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威武。诗中“玉陛忽惊闻鼙鼓”与“金城先喜辟污莱”形成对比,既表达了朝廷对战事的警觉,也体现了将军开辟新天地的喜悦。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并承诺将铭记将军的功绩于诗文之中,体现了对将军的深厚情感与对历史的尊重。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