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夜林寄寰韩寅仲二明府同姬命孝廉过集候月不至得春字

· 张萱
凝云斜汉澹萧辰,角险耽佳击钵频。 灯下綵毫皆勍敌,尊前白发尽逋臣。 新奁未展缑山月,老木休争黍谷春。 却喜飞来黄绢句,应誇坐有绿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凝云:浓密的云。
  • 斜汉:斜挂的银河。
  • 澹萧辰:宁静而萧瑟的时刻。
  • 角险:角逐、较量。
  • 耽佳:沉醉于美好。
  • 击钵频:频繁地敲击钵,指进行诗歌创作的激烈竞争。
  • 綵毫:五彩的笔,指文采飞扬的笔墨。
  • 勍敌:强敌。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逋臣:逃亡的臣子,这里指过去的官员。
  • 新奁:新妆的女子。
  • 缑山月:缑山上的月亮,缑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黍谷春:黍谷的春天,黍谷是古代地名,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 黄绢句:指优美的诗句。
  • 绿衣人:指穿着绿衣的人,这里可能指年轻的文人。

翻译

浓密的云和斜挂的银河下,是一个宁静而萧瑟的时刻,我们在这里角逐诗歌,沉醉于美好的创作中,频繁地敲击钵来激发灵感。灯下,五彩的笔墨飞扬,每个人都是强敌;宴席上,白发的老者都是过去的官员。新妆的女子还未展现出她的风采,就像缑山上的月亮还未升起;老树也不必去争夺黍谷的春天,因为春天自有其时。然而,我们欣喜地收到了优美的诗句,应该夸赞坐在这里的绿衣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诗歌聚会,通过“凝云斜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中“角险耽佳击钵频”展现了诗人们激烈而投入的创作情景,而“尊前白发尽逍臣”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黄绢句”和“绿衣人”的提及,不仅赞美了诗歌的美妙,也表达了对年轻文人的期待和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文学情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