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初春参知洪崖王公移镇惠潮喜而赋之

· 张萱
东方分镇借长城,瑞霭罗浮福曜明。 棨戟行春天上至,壶浆就日梦中迎。 曾披蜃市鸠蜚雁,笑拥麟符筑巨鲸。 不是金兰怜缟带,彝门谁复问侯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参知:古代官职,相当于副宰相。
  • 洪崖王公:指洪崖地区的王姓高级官员。
  • 移镇:调动职务,特指高级官员的职务调动。
  • 惠潮:地名,指惠州和潮州一带。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这里象征着地方的繁荣和安宁。
  • 福曜:福星,象征吉祥和好运。
  • 棨戟:古代官员出行时用来开路的仪仗。
  • 壶浆:指百姓用壶装酒浆来迎接官员,表示欢迎和尊敬。
  • 蜃市: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 鸠蜚雁:指各种鸟类,这里比喻各种人才。
  • 麟符:古代帝王赐予的符信,象征权力和尊贵。
  • 巨鲸:比喻强大的力量或重要的人物。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
  • 缟带:白色的丝带,这里比喻纯洁的友情。
  • 彝门:古代官府的大门。
  • 侯嬴: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贤士,这里比喻贤能之士。

翻译

在丙寅年的初春,我听说洪崖的王公被调任到惠州和潮州一带,心中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东方地区因您的分镇而如同长城般坚固,吉祥的云气笼罩着罗浮山,预示着福星高照。 您的仪仗如行天之上的春天,百姓在梦中都准备好酒浆来迎接您。 您曾揭开虚幻的海市蜃楼,聚集了各种人才,现在又手握象征权力的麟符,治理如巨鲸般庞大的地方。 如果不是因为深厚的友情和纯洁的信任,谁还会在官府的大门前询问贤能之士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洪崖王公调任至惠州和潮州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治理能力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长城”、“瑞霭罗浮”、“福曜明”等,描绘了王公的威严和地方的繁荣。同时,通过“棨戟行春”、“壶浆就日”等句,展现了百姓对王公的敬仰和期待。最后,以“金兰怜缟带”、“彝门问侯嬴”作结,强调了友情和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诗歌风采。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