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

· 张萱
烟火丛中带雨归,香尘不动马如飞。 莫教宝幰争驰道,恐有奴鞭及主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
  • 邑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癸亥: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作者曾经创作榕溪灯夕词的那一年。
  • 榕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灯夕词:指在元宵节夜晚创作的诗词。
  • 甲子: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作者再次创作灯夕词的这一年。
  • 宝幰:华丽的车辆帷幕。
  • 驰道:古代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 奴鞭:指仆人手中的鞭子。
  • 主衣:主人的衣服。

翻译

在烟火绚烂的丛林中,我带着雨水的气息归来,香尘未起,马儿却如飞一般疾驰。 不要让华丽的车辆争夺大道,恐怕会有仆人的鞭子不小心触及主人的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通过“烟火丛中带雨归”和“香尘不动马如飞”的对比,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归途的宁静。后两句“莫教宝幰争驰道,恐有奴鞭及主衣”则巧妙地运用了寓言手法,警示人们不要在繁华中失去分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或冲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