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立春

江阁潮潆水槛开,忽惊残腊送春来。 梅花片片飞寒玉,葭管霏霏起候灰。 鸡鶒当流迎日舞,雁鸿排阵带云回。 天机物色如环转,何限新晴入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阁:江边的楼阁。
  • 潮潆:潮水回旋的样子。
  • 水槛:临水的栏杆。
  • 残腊:农历年底,即腊月的最后几天。
  • 飞寒玉:形容梅花飘落的样子,像寒冷中的玉片。
  • 葭管:古代用来观测节气的竹管,内装芦苇灰,根据灰的移动来判断节气变化。
  • 霏霏:形容细密而连续的样子。
  • 候灰:葭管中的芦苇灰,用来观测节气的变化。
  • 鸡鶒:一种水鸟,音同“鸡翅”。
  • 当流:面对水流。
  • 雁鸿:大雁。
  • 排阵:排列成阵。
  • 带云回:伴随着云彩归来。
  • 天机:自然的奥秘。
  • 物色:景物的色彩。
  • 环转:循环变化。
  • 何限:无限,无边。

翻译

江边的楼阁上,潮水回旋,水边的栏杆敞开,忽然惊觉已是腊月的尾声,春天即将到来。梅花如寒玉般片片飘落,葭管中的芦苇灰随着节气的变化而细密地移动。水鸟在流水前迎着朝阳起舞,大雁排列成阵,伴随着云彩归来。自然的奥秘和景物的色彩如同循环变化,无限的新晴景象都映入了酒杯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除夕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潮水、梅花、葭管、水鸟和大雁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生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飞寒玉”形容梅花的飘落,“葭管霏霏起候灰”描绘节气的变化,以及“雁鸿排阵带云回”表现大雁的归巢,都极富画面感。整首诗洋溢着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