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祁连著书大鹏诗以寄之

崚嶒高阁卧南阳,著作能无制锦囊。 不为兵戎驱鳄患,应怜苍赤苦鸱张。 书成岁月松筠老,图绘风云石室藏。 国士由来终遇主,知君鹏翮即飞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 制锦囊:比喻写作或创作。
  • 兵戎:战争。
  • 鳄患:比喻凶恶的敌人或灾难。
  • 苍赤:指百姓。
  • 鸱张(chī zhāng):比喻嚣张、凶猛。
  • 松筠(sōng yún):松树和竹子,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
  • 石室:藏书或藏画的地方。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鹏翮(péng hé):鹏鸟的翅膀,比喻人的志向或才能。

翻译

高耸的阁楼坐落在南阳,你在这里著书立说,创作不断。 不为战争所迫,不惧凶恶的敌人,只因怜悯百姓的苦难。 岁月流转,你的著作如松竹般坚韧,绘制的风云图画藏于石室。 国家的杰出人才终会遇到赏识他的君主,我知道你的志向和才能即将展翅高飞。

赏析

这首诗是张嗣纲写给彭祁连的,赞扬他的文学成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崚嶒高阁卧南阳”描绘了彭祁连的隐居之地,而“著作能无制锦囊”则赞美了他的文学创作。后句表达了诗人对彭祁连不为外界所动,专心创作的敬佩。诗的最后两句预言彭祁连这样的国士终将得到重用,其才华和志向必将得到展现,充满了对友人的信心和期待。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