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如弟赴试礼闱

珠江此日送行旌,把酒河梁几弟兄。 愧我岭南虚剑戟,看君蓟北擅才名。 人逢国监春生色,赋就甘泉早寄声。 圣主恩深如顾问,为言武疏未全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江:珠江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广东省,这里指代广东地区。
  • 行旌:古代官员出行的旗帜,这里指代出行。
  • 河梁:桥梁的美称,这里指代送别的地点。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一带。
  • 蓟北:指中国北方的河北一带,这里特指京城。
  • 国监: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
  • 甘泉:指甘泉宫,古代皇帝的行宫,这里比喻朝廷。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武疏:指关于军事的奏疏。

翻译

在珠江边,今天送别出行的旗帜,我们兄弟几人在桥梁上举杯告别。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在岭南未能有所作为,而你将去蓟北,以才华闻名。 当人们遇到国子监的春天,你的才华将增添光彩,你的赋作早早寄到甘泉宫,传递你的名声。 皇帝恩深,如同亲自询问,告诉我关于军事的奏疏尚未完全实施。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嗣纲为其弟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所作的送别诗。诗中,张嗣纲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诗的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珠江、河梁、岭南、蓟北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广阔的地理空间,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国家大事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弟弟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族情感和责任感。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