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重修三世祖墓松楸独秀有感而赋

断碣没荒丘,碑开鼎石修。 德从三世种,泽自万年流。 日月光新冢,风云会古楸。 枝条春意满,青翠暮烟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碣(jié):断裂的石碑。
  • :埋没。
  • 碑开:指重新刻制或修复石碑。
  • 鼎石:稳固的基石,这里指墓地的基础。
  • 德从三世种:美德由三代人传承。
  • 泽自万年流:恩泽长久流传。
  • 日月光新冢:日月的光辉照耀着新修的坟墓。
  • 风云会古楸:风云聚集在古老的楸树下。
  • 枝条春意满:树枝上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 青翠暮烟浮:青翠的树木在傍晚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翻译

断裂的石碑埋没在荒丘之中,如今重新修复了墓地的基石,开启了新的碑文。美德由三代人传承下来,恩泽长久流传。日月的光辉照耀着新修的坟墓,风云聚集在古老的楸树下。树枝上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青翠的树木在傍晚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重修祖墓的场景,表达了对先祖美德和恩泽的怀念与赞美。诗中,“断碣没荒丘”与“碑开鼎石修”形成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家族的延续。后句以日月光辉、风云聚集等自然景象,寓意先祖的德行如日月般永恒,恩泽如风云般广泛。结尾的“枝条春意满,青翠暮烟浮”则以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家族的繁荣与希望。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