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韩懋兼韩擢庭罗伯光林胤招集饮西市

西市桥边黄鹤迹,青尊花下几人同。 竹林漫酌琼觞月,萝径频吹玉笛风。 抚掌莫嗟前日事,藏阄且入少年丛。 相逢欲就平原赋,授简吾惭似庾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ào):勤勉,努力。
  • (zhuó):提拔,选拔。
  • (yìn):后代,子孙。
  • 黄鹤: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仙境或高远之地。
  • 青尊:青铜酒器,这里指酒杯。
  • 琼觞(qióng shāng):美玉制成的酒杯,比喻精美的酒器。
  • 萝径:长满藤萝的小路。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抚掌:拍手,表示高兴或赞赏。
  • 藏阄(cáng jiū):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于抽签。
  • 平原赋:指东汉文学家班固所作的《两都赋》中的《西都赋》,又称《平原赋》。
  • 授简:给予书写材料,这里指写作。
  • 庾公:指东晋文学家庾亮,这里用作自谦,表示自己不如庾亮。

翻译

西市桥边留下了黄鹤的踪迹,青铜酒杯下,花间有几人同饮。 在竹林中慢慢品尝美酒,月光下琼觞闪耀,藤萝小路上频频吹响玉笛,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 拍手不必再叹息昨日的事情,且让我们像少年一样,玩起藏阄游戏。 相逢之际,本想仿效班固写一篇《平原赋》,但我自愧不如庾亮,不敢轻易动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与友人在西市桥边聚会的情景,通过“黄鹤迹”、“青尊花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竹林漫酌琼觞月,萝径频吹玉笛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处自谦不如庾亮,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学追求。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