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贵宁兵宪油铭二兄

炎天万里隔黔阳,云树音书滞一乡。 花萼春深应秀丽,雁鸿秋好欲翱翔。 君耑南镇兵权重,我倦西游剑气长。 闻道靖苗需猛士,可能推毂绿沉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天:酷热的夏天。
  • 黔阳:地名,今贵州省贵阳市一带。
  • 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这里指花朵。
  • 雁鸿: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传递书信的人。
  • 君耑:对对方的尊称。
  • 南镇:指南方的边疆或军事重镇。
  • 兵权:军事权力。
  • 我倦:我感到疲倦。
  • 西游:向西旅行或征战。
  • 剑气:剑的光芒或气势,比喻武士的英勇。
  • 靖苗:平定苗族的叛乱。
  • 猛士:勇猛的战士。
  • 推毂:推动车轮,比喻推荐或提拔人才。
  • 绿沉鎗:绿色的长矛,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翻译

在酷热的夏天,我与你相隔万里,远在黔阳,云中的树木和书信都停滞在各自的乡土。春天的花萼应该依旧秀丽,秋天的雁鸿也渴望翱翔。你被尊称为南镇的军事重臣,掌握着重要的兵权;而我感到疲倦,向西游历,我的剑气依旧长存。听说平定苗族的叛乱需要勇猛的战士,你是否能推荐那些手持绿沉长矛的勇士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炎天万里隔黔阳”描绘了与友人的遥远距离,而“云树音书滞一乡”则表达了因距离而产生的信息隔阂。后两句通过对春天花朵和秋天雁鸿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由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展现了诗人对军事和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勇猛战士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有对国家大事的深刻思考。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