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圣弟三水庠报

文名久擅穗城西,佳士新词入品题。 江淹彩笔曾经梦,刘向青灯不负藜。 礼乐金声光月伴,衣冠柳色映烟堤。 莫言三水飞鸿晚,伫听音书报紫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擅长,精通。
  • 穗城:指广州。
  • 佳士:优秀的士人。
  • 品题:评价和题词。
  • 江淹彩笔:江淹是南朝文学家,传说他梦见有人给他一支五彩笔,从此文才大增。这里比喻文才出众。
  • 刘向青灯:刘向是西汉学者,传说他在天禄阁校书时,有神人持藜杖吹火照他读书。这里比喻勤奋学习。
  • 不负藜:不辜负神人的帮助,即勤奋不懈。
  • 金声:指钟声,比喻礼乐之声。
  • 月伴:月光相伴。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
  • 柳色:柳树的绿色,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 烟堤:烟雾缭绕的堤岸。
  • 飞鸿:比喻书信或消息。
  • 伫听:静静地等待。
  • 紫泥:指封泥,古代用来封缄书信的泥,这里指书信。

翻译

你的文名早已在广州城西传扬,新作的佳词也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就像江淹梦中的五彩笔,你的文才非凡;又如刘向在青灯下不懈学习,你的勤奋不辜负任何帮助。 礼乐之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辉煌,士人的衣冠在春柳映衬的烟堤上更显风采。 不要说三水的消息来得晚,我静静地等待着你的书信,期待那封泥上的好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对方的文才与勤奋,通过江淹和刘向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对方的才华和努力。诗中“金声”、“月伴”、“柳色”、“烟堤”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对方成就的期待和对其未来消息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