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令子: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拜好官:被任命为好官职。
- 林下:指隐居的地方。
- 盘桓:徘徊,逗留。
- 隔帘山色:透过帘子看到的山色。
- 吟边:吟咏时所见。
- 绕径黄花:围绕小径的黄花。
- 醉后看:酒醉后观赏。
- 沧海鹤归:比喻高人隐士的归隐。
- 云渺渺:云雾缭绕,形容遥远。
- 南柯梦断:比喻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 夜漫漫:形容夜晚漫长。
- 孤冢:孤坟。
- 平郊外:平坦的郊外。
- 衰草:枯萎的草。
- 含烟霭:被烟雾笼罩。
- 莫寒:不知寒冷,形容凄凉。
翻译
您的儿子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被任命为好官,而您却在隐居之地独自徘徊。透过帘子,山色在吟咏时可见,围绕小径的黄花在醉后观赏。高人隐士如沧海鹤归,云雾缭绕,遥远而不可及;人生如梦,转瞬即逝,夜晚漫长。可怜的孤坟位于平坦的郊外,枯萎的草被烟雾笼罩,不知寒冷,显得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给事中父亲的哀悼之情,同时赞美了其子在政治上的成就。诗中通过对比令子的荣耀与父亲的隐居,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隔帘山色、绕径黄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沧海鹤归、南柯梦断则深化了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孤冢、衰草、含烟霭等凄凉景象,更是将哀思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