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

病骨萧萧不耐秋,羞看白发雪盈头。 蒲鞭旧业垂将绝,兔笔新词未肯休。 赖有参苓扶弱质,且凭艾叶破穷愁。 丈夫事业从天定,聊向溪头伴水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骨:指因病而衰弱的身体。
  • 萧萧:形容风声,这里形容身体衰弱的样子。
  • 蒲鞭:用蒲草制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具,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旧业或旧职。
  • 兔笔:指毛笔,因古代毛笔多用兔毛制成。
  • 参苓:中药名,人参和茯苓,常用来补身体。
  • 艾叶:中药名,有温经止血的功效。
  • 穷愁:深深的忧愁。

翻译

我这病弱的身体,连秋风都难以承受,羞于看到满头的白发如雪。 曾经的旧业(蒲鞭)已经快要断绝,但新的诗作(兔笔)却不愿意停止。 幸好有人参和茯苓来扶持我这虚弱的体质,也依靠艾叶来缓解我深深的忧愁。 大丈夫的事业由天命决定,我暂且在溪头与水鸥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病骨萧萧”和“白发雪盈头”描绘了作者因病而衰的身体和衰老的外貌,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然而,“兔笔新词未肯休”显示了作者对创作的热情和坚持,即使在病中也不放弃写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