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阅操有感

遐陬乍见拥天旌,海角初瞻北斗明。 万里风云俄变色,孤舟湖海动飞声。 羽书狭至赠笳堞,军令传宣肃柳营。 自此大鹏山岳重,边隅烟靖海门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遐陬(xiá zōu):边远角落。
  • 天旌:天子的旗帜。
  • 海角:海边极远的地方。
  • 北斗:北斗星,常用来象征方向和指引。
  • 万里风云:比喻广阔的天地和变幻莫测的局势。
  • 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上插羽毛表示紧急。
  • 笳堞(jiā dié):古代军中吹奏的乐器,此处指军乐。
  • 柳营:军营的别称。
  • 大鹏:神话中的大鸟,能飞翔九万里,比喻宏伟的志向或力量。
  • 山岳重:比喻责任重大或地位崇高。
  • 边隅:边疆地区。
  • 烟靖:烟雾平息,比喻战乱平息。
  • 海门清:海上门户平静无事。

翻译

在边远的角落突然见到天子的旗帜,海边极远处初次仰望北斗星的明亮。 万里的风云忽然变色,孤舟在湖海中激起飞溅的声音。 紧急的军情文书迅速送达,军令传达时军营肃穆。 从此以后,大鹏的责任如同山岳般沉重,边疆的烟雾平息,海上门户平静无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军营的景象和军人的责任感。诗中,“遐陬乍见拥天旌”和“海角初瞻北斗明”通过对比边远与中心的景象,突出了军人的忠诚与使命感。后两句“万里风云俄变色,孤舟湖海动飞声”则通过风云变幻和孤舟激荡的意象,表达了军情紧急和军人的英勇。最后两句“自此大鹏山岳重,边隅烟靖海门清”则强调了军人的重责大任和战乱平息后的宁静,展现了军人的崇高精神和国家的安宁。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