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刘扶阳江毓真集江潮淙馆赏白瑞莲

人逢七十笑颜开,七秩于予何有哉。 期服重披行踯躅,斑衣那许舞徘徊。 病来门外疏扶杖,酒到床头懒举杯。 倘得天台桃再熟,携同曼倩醉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秩(qī zhì):七十岁。
  • 期服:丧服。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斑衣:彩衣,古代指儿童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彩衣的儿童。
  • 曼倩:即东方朔,汉代著名文学家,传说中的人物,以机智幽默著称。
  •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理想的地方。

翻译

人到了七十岁还能笑得开颜,七十岁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重新穿上丧服行走时犹豫不决,彩衣的孩子们哪能允许我徘徊不前。 病痛让我在门外不愿扶杖,酒放在床头也懒得举杯。 如果天台的桃子再次成熟,我将带着曼倩一起醉倒在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七十岁高龄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深沉感慨。诗中,“七秩于予何有哉”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年龄的坦然接受,不以老为忧。后文通过“期服重披”、“斑衣那许”等句,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犹豫与无奈,但“倘得天台桃再熟”一句,又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