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龙川宋元实明府随过小园留酌竟日亦以二诗见赠次韵赋谢
天路招邀紫翠隈,峰云四百为君开。
石栏对酒题桐叶,竹阁披襟爇海苔。
问俗神君曾秉烛,寻盟仙令更登台。
西园自是罗浮主,一个峰头酒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翠隈(wēi):紫翠环绕的角落。
- 峰云四百:形容山峰众多,云雾缭绕。
- 石栏:石制的栏杆。
- 竹阁:用竹子搭建的阁楼。
- 爇(ruò):点燃。
- 海苔:这里指一种香料或食品。
- 问俗:了解民情。
- 神君:对宋元实的尊称。
- 秉烛:手持蜡烛,比喻夜以继日地工作。
- 寻盟: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仙令:对宋元实的另一种尊称。
- 西园:指张萱的小园。
- 罗浮:山名,这里可能指小园中的假山或景色。
翻译
天边的邀请在紫翠环绕的角落展开,四百座山峰的云雾为你而开。 在石栏边对饮,题诗于桐叶之上,竹阁中披开衣襟,点燃海苔香。 了解民情,神君曾夜以继日地工作,寻找盟友,仙令更上一层楼。 西园自然成为罗浮的主人,每座山峰上都举杯共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宋元实明府在张萱的小园中的一天。诗中,“紫翠隈”和“峰云四百”形象地描绘了小园周围的自然美景,而“石栏对酒”和“竹阁披襟”则展现了两人在园中的惬意生活。通过“问俗神君”和“寻盟仙令”,诗人表达了对宋元实勤政爱民和寻求志同道合之友的赞赏。最后,“西园自是罗浮主,一个峰头酒一杯”则体现了诗人对小园美景的自豪和与友人共饮的愉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双寿图为汤太史嘉宾题 》 —— [ 明 ] 张萱
- 《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赵文载太学过访无际讲师不遇因与首座论诗一食而返遂赋二律寄赠以当留衣 》 —— [ 明 ] 张萱
- 《 送韩伯声令宣化 》 —— [ 明 ] 张萱
- 《 别朱观察 》 —— [ 明 ] 张萱
- 《 王幼度明府黄元卿国学陈集生太史订游罗浮拟过小园诗以促之 》 —— [ 明 ] 张萱
- 《 读沈司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来韵却赠孤愤离怀黯然对深或可观予同社不必万人传也 》 —— [ 明 ] 张萱
- 《 园居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 《 陈集生太史以便面赏花及游诃林二诗见贻用来韵赋答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