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指农历壬申年,即1932年。
- 守岁:中国传统习俗,指在农历除夕夜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
- 银汉:银河。
- 斗转杓:北斗星的斗柄转向,指夜深。
- 尊开:酒杯开启,指饮酒。
- 婪尾:指酒宴的最后,也指酒的最后一杯。
- 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夜深。
- 迎新:迎接新年。
- 去故:告别旧年。
- 腊:农历十二月。
- 宵:夜晚。
- 孙孩:孙子。
- 喧:喧闹。
- 爆竹:鞭炮。
- 小妇:年轻的妇女,这里指家庭中的年轻女性。
- 颂:祝福。
- 盘椒:指盛放椒酒的盘子,椒酒是一种用花椒浸泡的酒,有驱寒暖身的作用。
- 古稀:七十岁。
- 磊磈:心中的块垒,比喻心中的烦恼或不快。
- 柏酒:用柏叶浸泡的酒,有驱邪避疫的作用。
翻译
银河初斜,北斗星斗柄转向,酒杯开启,迎来了酒宴的最后一杯,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新年的到来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而告别旧年则仍留有半个腊月的夜晚。台阶下,孙子们兴奋地放着爆竹,灯前,家中的年轻女性在祝福着椒酒。明天就是我七十又六岁的生日,心中的烦恼还需要柏酒来浇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壬申年除夕夜的景象,通过对银河、北斗星、酒宴、爆竹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的场面。诗中“迎新已得春三日,去故仍留腊半宵”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转换和新旧交替的感慨。结尾的“古稀又六明朝是,磊磈还须柏酒浇”则透露出诗人对年龄增长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赠豫章符念晓贰守临汀 》 —— [ 明 ] 张萱
- 《 年家董叔远以诗见讯赋此答之 》 —— [ 明 ] 张萱
- 《 癸亥元日试笔 》 —— [ 明 ] 张萱
- 《 延平陆太守招饮杨氏园亭赋谢 》 —— [ 明 ] 张萱
- 《 上董长驭督学 》 —— [ 明 ] 张萱
- 《 李自得过访小园留酌以四诗见赠用来韵赋谢 》 —— [ 明 ] 张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 》 —— [ 明 ] 张萱
- 《 雪后过兴安城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