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王伯纯登蜀岗

帝子楼前紫翠分,广陵秋色起氤氲。 泉涵巴蜀千年月,树入荆吴万里云。 宋玉登临仍送客,魏牟流落岂忘君。 明年五岳予真往,子有音书当远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蜀岗: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 帝子楼:指古代帝王子女所居之楼,此处可能指蜀岗上的建筑。
  • 紫翠:紫色和翠绿色,形容景色美丽。
  •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雾或云气浓郁。
  • :包含,涵盖。
  • 巴蜀:指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即今四川地区。
  • 荆吴:指古代的荆州和吴国,荆州大致在今湖北一带,吴国在今江苏一带。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 魏牟: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牟,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 流落:指漂泊在外。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与王伯纯一同登上蜀岗。 帝子楼前的景色分外美丽,广陵的秋色也显得格外浓郁。 这里的泉水似乎蕴含着巴蜀千年的月光,树木则伸入了荆吴万里的云端。 我如同宋玉一般,虽在此登高却仍要送别客人,又如魏牟那样,虽流落他乡却不忘君王。 明年我将前往五岳,那时你的音信应当能远传至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帝子楼”、“广陵秋色”等意象展现了蜀岗的壮丽景色。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宋玉和魏牟的引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系故国和君王的情怀。结尾处提到“明年五岳予真往”,预示了未来的行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