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伯虎山水

· 张萱
野寺危桥锁碧湍,岑楼僧定白云寒。 三时礼拜三时扫,莫遣尘根惹讲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危桥:高而险的桥。
  • 碧湍:清澈急流的水。
  • 岑楼:高耸的楼阁。
  • 僧定:僧人入定,即静坐冥想。
  • 三时:佛教中指早晨、中午、晚上三个时间。
  • 尘根:尘世的烦恼。
  • 讲坛:讲经说法的地方。

翻译

荒野中的寺庙旁,一座高而险的桥横跨在清澈急流之上,高耸的楼阁中,僧人正在静坐冥想,四周白云显得格外寒冷。早晨、中午、晚上三个时间,都有人礼拜和清扫,以免尘世的烦恼沾染到讲经说法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寺庙图,通过“野寺”、“危桥”、“碧湍”等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偏远与清幽。诗中“岑楼僧定白云寒”一句,以僧人入定和寒冷的白云,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结尾的“莫遣尘根惹讲坛”则强调了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