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元应诗草赋赠

· 张萱
金兰世讲十年馀,何意天涯共启居。 世自呼牛又呼马,君今歌凤不歌鱼。 神交四海非他姓,大业千秋独起予。 仙令画帘日多暇,庾楼啸咏复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兰:比喻友情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
  • 世讲:世代相传的讲学,这里指长期的学习交流。
  • 启居:开始居住,这里指共同生活。
  • 呼牛又呼马:形容世事变幻无常,随意称呼。
  • 歌凤不歌鱼:比喻志向高远,不满足于平凡。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指深厚的友谊。
  • 大业:伟大的事业。
  • 起予:启发我,使我受益。
  • 仙令:对地方官的美称。
  • 画帘:装饰华丽的帘子,指优雅的生活环境。
  • 庾楼:古代名楼,这里指高雅的场所。
  • 啸咏:吟咏,指文学创作。

翻译

我们的友情像金石一样坚固,十年多来一直在学习交流中度过,没想到在天涯海角还能共同生活。世事变幻无常,人们随意称呼,而你却志向高远,不再满足于平凡。我们的友谊遍布四海,不是其他人能比拟的,你的伟大事业让我深受启发。作为地方官,你的生活环境优雅,闲暇之余在庾楼吟咏,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元应的深厚情谊和对其高尚志向的赞赏。诗中通过“金兰世讲”、“神交四海”等词句,展现了两人长期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同时,“歌凤不歌鱼”、“大业千秋独起予”等句,体现了张元应的高远志向和对作者的启发。最后,以“仙令画帘”、“庾楼啸咏”描绘了张元应优雅的生活环境和文学创作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