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淮: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古时两岸繁华,多有文人墨客游赏。
- 一览阁:可能是一座楼阁的名字,意为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景色。
- 何瑭:明代诗人。
- 怜:喜爱。
- 画不如:比画还要美。
- 非止:不仅仅。
- 观鱼:观赏水中的鱼。
- 坐邀:邀请坐下。
- 吟客:诗人。
- 频:频繁。
- 登赏:登楼欣赏。
- 仙人:比喻超凡脱俗的人。
- 共起居:共同生活。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泛红:泛起红色,指花瓣落入水中。
- 花落后:花朵凋谢之后。
- 晚山:傍晚的山。
- 增翠:变得更加翠绿。
- 雪消馀:雪融化后剩下的。
- 荔枝卢橘:两种水果,这里指并非真实存在的。
- 赋子虚:写虚构的事物。
翻译
好景应怜画不如,小楼非止为观鱼。 这美景真是连画都比不上,小楼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水中的鱼。
坐邀吟客频登赏,时有仙人共起居。 我常常邀请诗人来此频繁登楼欣赏,有时还有超凡脱俗的人与我共同生活。
春水泛红花落后,晚山增翠雪消馀。 春天的河水泛起红色,是因为花瓣落入水中;傍晚的山变得更加翠绿,是因为雪融化后剩下的。
荔枝卢橘非真有,却笑前贤赋子虚。 荔枝和卢橘并非真实存在,我却笑前人写虚构的事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秦淮河畔一览阁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的雅致生活。诗中“好景应怜画不如”一句,即表明了景色的绝美,连画都难以比拟。后文通过春水、晚山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色来衬托出阁中的生活情趣。结尾的“荔枝卢橘非真有”则是诗人对前人虚构事物的幽默嘲讽,显示了诗人对现实与虚构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