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昌平

· 吴宽
脱辔能凌千丈冈,解裘还耐北风凉。 迢迢古辙余秋水,漠漠平畴又早霜。 日隐峰峦天易暝,树连城郭路何长。 孤云飞处梁公庙,犹似当时望太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脱辔(tuō pèi):解开马的缰绳,比喻自由自在。
  • :登,升。
  • 解裘:脱下皮衣。
  • :忍受。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古辙:古代的车辙,指古道。
  • 平畴:平坦的田野。
  • :天黑,夜晚。
  • 孤云:孤独的云朵。
  • 梁公庙:供奉梁武帝的庙宇。
  • 太行: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

翻译

解开马的缰绳,我能登上那千丈高的山冈,脱下皮衣,还能忍受北风的凉意。 古老的车辙旁,只剩下秋水的痕迹,平坦的田野上,又早早地覆盖了霜。 太阳隐没在峰峦之后,天色容易变暗,树木连绵不断,城郭间的路显得多么漫长。 孤独的云朵飘过梁公庙,仿佛还是当年望着太行山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远行的画面,通过“脱辔”、“解裘”等动作,展现了诗人的自由与坚韧。诗中“迢迢古辙余秋水”和“漠漠平畴又早霜”描绘了旅途的荒凉与季节的变迁,而“日隐峰峦天易暝”和“树连城郭路何长”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结尾的“孤云飞处梁公庙,犹似当时望太行”则带有一种怀旧之情,仿佛诗人仍在追忆往昔的旅程和太行山的壮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

吴宽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