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风雨忽作有感

风风雨雨总无端,半夜晴光半夜寒。 天道岂因今日异,人情原在此中看。 当歌易散梁尘绕,过雨难教火树乾。 客去共愁红袖湿,鸡声长倚玉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风雨:指风和雨,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晴光:明亮的月光。 天道:指上天的意志。 火树:传说中一种能够在雨中燃烧的树木。 红袖:红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玉阑干:指用玉石做成的栏杆。

翻译

风风雨雨总是无缘无故的,半夜里明亮的月光与寒冷交替。 上天的意志岂会因为今天而改变,人世间的情感依然如此难以捉摸。 歌声很容易随风散去,梁上的尘土围绕不散;雨过后,那些火树却难以干燥。 客人离去,一同感到忧愁,红衣袖湿润,倚在玉栏杆上,听着鸡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夜时分突然起风下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风雨交加,明亮的月光与寒冷的夜色交替,展现了人生沧桑变化的无常性。诗中通过描绘风雨的变幻和人情的无常,表达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客人离别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通过红袖湿润、倚在玉栏杆上的描写,增加了诗意的浪漫情怀。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引人深思。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 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