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 徐贲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 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 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 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愁:离别的忧愁。
  • 乱春鸿:春天的鸿雁纷飞,比喻心情的纷乱。
  • 客心:旅人的心情。
  • 醉江柳:沉醉于江边的柳树,形容心情的沉醉。
  • 官亭:官方设立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 忍把:忍心拿着。
  • 遽分手:突然分别。
  • 鸥鹭:两种水鸟,常用来象征自由或隐逸。
  • 云帆:帆船,比喻远行的船只。
  • 递先后:依次出现。
  • 望望:望了又望。
  • 不尽头:没有尽头。
  • 三江口:指三条江河汇合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离别的场景。

翻译

离别的忧愁扰乱了春天的鸿雁,旅人的心情沉醉于江边的柳树。 在官亭路上送别你,忍心拿着官亭的酒杯。 远别自是足够悲伤,何况是平生的朋友。 行程似乎可以缓一缓,为何要突然分别。 鸥鹭在上下鸣叫,云帆依次出现。 望了又望,看不到路的尽头,落日在三江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离愁乱春鸿”以春天的鸿雁比喻离愁的纷乱,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客心醉江柳”进一步以江柳的沉醉来象征旅人心情的沉重。诗中多次提及“官亭”,强调了送别的正式与无奈。结尾的“落日三江口”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加深了离别的悲壮与无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徐贲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