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 陈樵
台下涌泉如鼓钟,亭无燕语有风松。 石根渐见兰成亩,影里不知花几重。 月夜听泉翻羽调,水声和谱寄山翁。 自从独往穷山后,不见繁声入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成亩(lán chéng mǔ):指兰花盛开的地方。
  • 翻羽调(fān yǔ diào):指音乐中的调式变换,此处特指琴曲的变调。
  • 山翁(shān wēng):山中的老人,常用来指隐士或山野中的老者。

翻译

琴台之下,泉水涌动,声音如同鼓钟般响亮;亭中虽无燕子的呢喃,却有风吹过松树的沙沙声。石头的根部渐渐显现出兰花盛开的地方,花影重重,不知花有多少层。月夜中,我听着泉水声,弹奏着变换调式的琴曲,水声与琴声和谐,寄托给山中的老者。自从我独自前往深山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那繁华世界中的纷乱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琴台、泉水、风松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宁静安详的心境。诗中“台下涌泉如鼓钟”与“亭无燕语有风松”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又突显了山林的宁静。后两句“月夜听泉翻羽调,水声和谱寄山翁”则进一步以音乐为媒介,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深情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陈樵的高超艺术造诣。

陈樵

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