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题水轩

· 陈樵
黄金缕水细粼粼,葑合平池绿似云。 鹦鹉无言初病瘴,丁香不结又经春。 行稀蜡屐留前齿,坐久玉琴生断纹。 几度凭栏愁举袂,春花半作庾公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清澈而有波纹。
  • 葑合 (fēng hé):指水草茂盛,覆盖水面。
  • (zhàng):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蜡屐 (là jī):涂有蜡的木屐,古代一种防水的鞋。
  • 断纹 (duàn wén):指琴面上因年久或使用频繁而出现的裂纹。
  • 举袂 (jǔ mèi):举起袖子,形容忧愁或沉思的样子。
  • 庾公尘 (yǔ gōng chén):指庾信的尘土,庾信是南朝梁的文学家,后用来比喻文人墨客的遗迹或影响。

翻译

春日里,水轩旁的流水如黄金般细腻粼粼,水草茂盛,水面绿如云。 鹦鹉初病,默默无言,丁香花未结,又是一年春。 行走间,蜡屐留下前齿的痕迹,久坐后,玉琴上生出断纹。 多次凭栏,忧愁地举起袖子,春花已半数化作庾公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水轩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诗中“黄金缕水细粼粼”和“葑合平池绿似云”生动描绘了春水的细腻与水草的茂盛,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后句通过“鹦鹉无言”和“丁香不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增添了诗的哀愁色彩。结尾的“春花半作庾公尘”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文人遗迹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过往文化的缅怀。

陈樵

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