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必明北上
天寒霜霰繁,岁晏日月驶。
周子何仓皇,孤征诣燕蓟。
寥寥抱遗经,皦皦蓄幽志。
青云既交荐,白首期一试。
苍松多劲枝,老鹤负奇气。
扶摇信可抟,高冥不难致。
泮林日彫疏,子衿气沦替。
侧伫典型人,复理俎豆事。
明年候薰风,矫首江南澨。
愿偕鲁诸生,敬揽叔孙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晏:岁末,年底。
- 燕蓟:古代地名,指今北京一带。
- 皦皦:明亮,清晰。
- 交荐:相互推荐,指得到他人的推荐。
-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比喻仕途的升迁。
- 抟:盘旋。
- 高冥:高空。
- 泮林:古代学校名,这里指学校。
- 子衿:古代学子所穿的服装,借指学子。
- 沦替:衰落,衰退。
- 侧伫:侧身等待。
- 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这里指祭祀之事。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澨:水边。
- 叔孙:复姓,这里可能指某位姓叔孙的人。
翻译
天寒地冻,霜雪繁多,岁月匆匆,转眼已是年底。周子为何如此匆忙,孤身前往燕蓟之地。他怀抱着遗留下来的经典,心中怀有清晰的志向。在青云直上的仕途中得到了推荐,即使白发苍苍也希望能一试身手。苍松有许多坚强的枝条,老鹤也充满了奇异的气息。相信可以借助扶摇直上的风力,高空并不难以达到。学校的林木日渐凋零,学子的气息也逐渐衰退。侧身等待着有典型的人出现,再次整理祭祀的事宜。明年等待着和暖的东南风,抬头望向江南的水边。希望能与鲁地的诸生一起,敬仰地拉着叔孙的衣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周必明北上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抒发,展现了周必明的坚定志向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苍松、老鹤等意象,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远大的抱负。同时,通过对学校和学子的描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典型人物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时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