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履斋丞相再论贬

· 陈杰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 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巾还。 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 卖论取官方翕翕,吾诗未敢落人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履斋:指吴潜,南宋末年丞相,因遭贾似道诬陷而被贬。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 再论贬:再次讨论被贬的事情。
  • 萧墙:指内部,比喻内部矛盾。
  • 两巨奸:指两个大奸臣。
  • 仲举:指吴潜的字。
  • 推席起:比喻辞官或被罢免。
  • 茂弘:指吴潜的另一个字。
  • 角巾还:指辞官归隐。
  • 兔三窟:比喻狡兔三窟,指人有多处藏身之所,比喻狡猾。
  • 虎九关:比喻重重难关。
  • 卖论取官:指通过出卖言论来换取官职。
  • 翕翕:形容声音和谐。
  • 吾诗:我的诗。
  • 未敢落人间:不敢让诗流传于世。

翻译

江边的波涛如此汹涌,使得离开变得困难重重,祸根在于朝廷内部的两大奸臣。 吴潜本可以无动于衷地辞去官职,但他正直地选择了归隐。 他试图挽救时局,却未料到对手狡猾如兔,有多处藏身之所;离开朝廷后,才意识到前路重重难关。 有些人通过出卖言论来换取官职,他们的声音和谐一致,而我的诗却不敢流传于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潜被贬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奸臣当道的愤慨。诗中,“江涛如此得离难”形象地描绘了吴潜离开朝廷的艰难,而“祸本萧墙两巨奸”则直指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奸臣的罪恶。诗人通过对吴潜的赞美,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作为对比,暗示了不愿与那些出卖言论的官员同流合污,显示了诗人的清高和独立。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