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虎丘山
古士雅巾屦,具舟约芳游。
朝晴出西郭,午凉登虎丘。
松径度遥岭,历此层级修。
当时吴王剑,硎光裂岩幽。
平甸眺万顷,閒瞻烟树稠。
颇闻山僧贤,飞锡下林陬。
独遗方丈室,于焉集清流。
一簟可平生,岂惜半日留。
煮茗试泉冽,焚香延宿篝。
疏雨催晚归,溪波散浮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屦 (jīn jù):指头巾和鞋子,这里泛指服饰。
- 具舟:准备船只。
- 层级修:层层叠叠的台阶。
- 硎光 (xíng guāng):磨刀石上的光芒,这里形容剑光。
- 平甸 (diàn):平坦的田野。
- 飞锡:僧人云游四方。
- 林陬 (zōu):林角,林边。
- 方丈室:寺庙中住持的居室。
- 一簟 (diàn):一张竹席。
- 宿篝 (gōu):熏笼,用于熏香。
- 浮沤 (ōu):水面的泡沫。
翻译
古代的士人穿着雅致的服饰,准备船只约定芳香的游历。清晨晴朗时从西城门出发,中午时分登上虎丘山。沿着松树小径越过远处的山岭,经过层层叠叠的台阶。当时的吴王剑,剑光裂开岩石的幽深。站在平坦的田野上眺望万顷之地,四周烟雾缭绕,树木茂密。听说山中的僧人贤德,他们云游四方,来到林边。唯独留下方丈的居室,在这里聚集清澈的流水。一张竹席足以让人安度一生,岂能不留恋这半日的停留。煮茶尝试泉水的清冽,焚香让熏笼中的香气弥漫。稀疏的雨催促着傍晚的归程,溪流中的波纹散开,浮现出泡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文人贡奎游历虎丘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诗中,“松径度遥岭,历此层级修”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登山的艰辛与沿途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通过对山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