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谦仲南台御史

· 贡奎
仲夏炎气盛,江河沸焦熬。 层云张虚伞,电光掣金鳌。 旱魃奋为虐,九土民嗷嗷。 矧兹东南区,飓风挟惊潮。 漂流孰可禦,弊积成瘵凋。 侧闻峨豸冠,远策神骢骄。 冰檗期素守,风霜厉严操。 譬若激清泠,慰彼方渴消。 忧私隐田里,吏牍上下胶。 要当得其情,察察穷秋毫。 金陵古佳丽,地控荆楚遥。 翠柏集飞鸟,苍鹰击秋郊。 台端咫尺天,明月手可招。 勖哉重名德,山岳非云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炎气:热气。
  • 沸焦熬:形容江河因炎热而沸腾,如同被焦烤和熬煮。
  • 层云:厚重的云层。
  • 张虚伞:比喻云层像张开的伞一样遮盖天空。
  • 电光掣金鳌:形容闪电如同金色的鳌鱼在空中闪烁。
  •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嗷嗷:形容哀号声或叫喊声。
  • :何况。
  • 飓风:强烈的热带风暴。
  • 惊潮:汹涌澎湃的潮水。
  • 孰可禦:谁能抵御。
  • 弊积:弊端积累。
  • 瘵凋:疾病和衰败。
  • 峨豸冠:高耸的官帽,指官员。
  • 神骢骄:神骏的马骄傲地奔驰。
  • 冰檗:冰冷的檗木,比喻清廉。
  • 素守:坚守本分。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
  • 厉严操:严格自律。
  • 激清泠:激起清凉的水。
  • 方渴消:正在渴求消除。
  • 忧私隐田里:忧虑私利隐藏在田野之中。
  • 吏牍:官府的文书。
  • 上下胶:上下纠缠不清。
  • 察察:仔细观察。
  • 秋毫: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佳丽:美丽的地方。
  • 地控:地理位置控制。
  • 荆楚:指湖北、湖南一带。
  • 翠柏:青翠的柏树。
  • 飞鸟:飞翔的鸟。
  • 苍鹰:苍色的鹰。
  • 秋郊:秋天的郊外。
  • 台端:台上的顶端。
  • 咫尺天:形容距离天空很近。
  • 明月手可招:形容明月近得仿佛可以伸手招来。
  • :勉励。
  • 名德:名声和德行。
  • 山岳非云高:山岳虽然高,但不如云高,比喻名声和德行比山岳还要高。

翻译

仲夏时节,炎热之气盛行,江河仿佛被焦烤和熬煮般沸腾。厚重的云层像张开的伞遮盖天空,电光如同金色的鳌鱼在空中闪烁。旱灾的怪物肆虐,九州的民众哀号不已。何况这东南地区,飓风带着汹涌的潮水,谁能抵御?弊端积累,疾病和衰败随之而来。听说有高官远道而来,骑着神骏的马骄傲地奔驰。他们以冰冷的檗木为喻,坚守清廉,严格自律,如同激起清凉的水,满足人们消除旱渴的渴望。忧虑私利隐藏在田野之中,官府的文书上下纠缠不清。应当仔细观察,洞察秋毫,了解实情。金陵,这个美丽的地方,地理位置控制着遥远的荆楚。青翠的柏树吸引飞鸟,苍色的鹰在秋天的郊外翱翔。台上的顶端距离天空很近,明月近得仿佛可以伸手招来。勉励你重视名声和德行,它们比山岳还要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夏时节的酷热和旱灾,以及官员的清廉自律和对民众的关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官员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清廉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层云张虚伞”、“电光掣金鳌”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金陵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贡奎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