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篇赠瞿敬夫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鱼具。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閒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粱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 五湖:古代对太湖流域一带湖泊的总称,这里泛指江湖。
- 耽诗:沉迷于诗歌。
- 唐高士:指唐代的高人隐士。
- 致产:致力于生产或经营。
- 越大夫:指越国的大夫,这里泛指官宦。
- 州城:州府的城池。
- 西岩、东渚:泛指江湖中的不同地点。
- 笔床茶灶:指文人的日常用品。
- 篷底:船篷下。
- 钓鱼具:钓鱼的工具。
- 第四桥头:指某一桥的第四个桥头,具体位置不详。
- 桃花雨:春天桃花盛开时,花瓣随风飘落如雨。
- 荇叶波:荇菜叶子随波翻动。
- 铜斗歌:一种歌曲,具体内容不详。
- 鬓华:鬓角的头发变白。
- 黄粱绿竹:黄粱指黄粱梦,比喻虚幻的事物;绿竹指竹子,常用来比喻高洁。
- 手亲炊:亲手做饭。
- 把钓:拿着钓竿。
- 醒时唱:清醒时唱歌。
翻译
你本是江湖中的一名钓者,带着全家隐居在五湖之中。 你沉迷于诗歌,常笑那些唐代的高士,致力于生产却轻视官宦。 你往来不居住在州城,白天泊在西岩,夜晚停靠在东渚。 你的船上没有笔床茶灶,只留下钓鱼的工具。 第四桥头的春水很多,朝朝暮暮你都经过那里。 你的绿蓑衣常带着桃花雨,白桨频繁翻动荇菜的波浪。 春风秋月年年都美好,铜斗歌中你的鬓发渐渐变白。 闲愁总是在醉中消散,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 你捕鱼不论早晚,黄粱绿竹亲手做饭。 吃饱了就拿钓竿,清醒时唱歌,世事你定然不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江湖的钓者形象,通过对他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描写,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诗中“烟波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等句,生动勾勒了钓者的隐逸生活,而“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则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