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有感

· 陈孚
一笛山阳上,东风蜃气腥。 烟迷隋帝柳,潮涌楚王萍。 晓市堆淮白,秋郊猎海青。 古今愁不尽,落日蓼花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阳: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
  • 蜃气:指海市蜃楼,这里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如同幻境。
  • 隋帝柳:指隋炀帝在扬州所植的柳树,象征隋朝的兴衰。
  • 楚王萍:楚王指楚怀王,萍指浮萍,这里比喻楚国的兴衰无常。
  • 淮白:指淮河一带的特产,可能是指某种鱼类或农产品。
  • 海青:指海东青,一种鸟类,这里指在海边或河边狩猎。
  •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小而白,常生长在河边或湿地。

翻译

在山阳之地,一曲笛声悠扬,东风吹来,海市蜃楼的幻象带着腥气。 烟雾迷蒙中,隋帝的柳树隐约可见,潮水涌动,楚王的浮萍随波逐流。 清晨的市集上,淮河的特产琳琅满目,秋日的郊外,人们在海边狩猎海东青。 古今的愁绪绵绵不绝,夕阳下,蓼花点缀的河畔小洲,更添几分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以长淮为背景,通过对山阳笛声、东风蜃气、隋帝柳、楚王萍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变幻。诗中“烟迷”、“潮涌”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迷雾和国家的兴衰。结尾的“古今愁不尽,落日蓼花汀”则抒发了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