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陵复土随龙除官甚盛

· 陈杰
故王沉愤九重泉,先帝焦劳四十年。 已有含桃荐新庙,独无麦饭洒荒阡。 挽回天怒当初政,扶植人伦在众贤。 此邸最关宗社计,加恩莫放代来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穆陵:指宋理宗的陵墓。
  • 复土:指重新修整陵墓。
  • 随龙:指随从皇帝的官员。
  • 除官:指官员的任命或升迁。
  • 沉愤:深沉的愤慨。
  • 九重泉:指地下深处,比喻极深的地方,这里指故王的陵墓。
  • 焦劳:焦虑劳累。
  • 含桃:指祭祀时所用的桃子,象征着对先帝的敬意。
  • 新庙:指新修建的宗庙。
  • 麦饭:用麦子做成的饭,古代常用来祭祀或表示哀悼。
  • 荒阡:荒凉的小路,这里指荒废的墓地。
  • 挽回天怒:指通过政治手段平息天意的不满。
  • 扶植人伦:指维护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 众贤:众多贤能之人。
  • 此邸:指永穆陵,也指与陵墓相关的政治事务。
  • 宗社计:指与国家社稷相关的重大决策。
  • 加恩:指给予恩惠或奖励。
  • 代来先:指新任官员优先得到恩惠。

翻译

故王在九重泉之下深感愤慨,先帝焦急劳累地治理国家四十年。 新庙中已有含桃作为祭品,却独缺麦饭洒在荒废的墓地。 当初的政治手段挽回了天意的不满,维护人伦关系在于众多贤能之人的努力。 永穆陵及其相关事务关系到国家社稷的重大决策,应当优先给予新任官员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永穆陵复土及随龙除官的描述,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切。诗中“故王沉愤九重泉”和“先帝焦劳四十年”描绘了先帝的辛勤与故王的悲愤,形成鲜明对比。后句通过对新庙与荒阡的对比,暗示了政治的兴衰更替。最后两句强调了贤能之人在维护国家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新任官员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