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 徐贲
萝屋绵烟敛微夕,锦瑟罢弹机罢织。 寒浓翠薄妒蝉衫,竹色摇风竞疏碧。 凤声天远谁能闻,绿蛾黛影愁不分。 楚山九点昨宵梦,泪花染尽潇湘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萝屋:指用藤萝等植物覆盖的房屋,形容房屋周围环境清幽。
  • 绵烟:细密如绵的烟雾。
  • 锦瑟:一种装饰华丽的弦乐器。
  • 蝉衫:薄如蝉翼的衣衫。
  • 凤声:凤凰的鸣叫声,常用来比喻美妙的音乐或声音。
  • 绿蛾:指女子的眉毛,因其形似蛾翅而得名。
  • 黛影:指女子的眉影,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
  • 楚山:指楚地的山,这里泛指远方的山。
  • 潇湘:指湘江,也泛指湖南一带,常用来象征忧愁或思念。

翻译

在藤萝覆盖的屋子里,细密的烟雾渐渐散去,夕阳微弱。华美的锦瑟不再弹奏,织机也停止了工作。寒冷中,薄如蝉翼的衣衫显得更加单薄,翠竹在风中摇曳,竞相展现其疏朗的碧色。凤凰的鸣叫声遥远而难以听见,女子的绿眉和眉影在愁绪中难以分辨。昨夜梦见了远方的楚山,泪水如花,染尽了湘江上的云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仕女图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萝屋绵烟敛微夕”一句,以环境描写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锦瑟、织机等物品的描写,以及对女子衣着和情感状态的刻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将女子的思念与忧愁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