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泰山

· 陈孚
扁舟浮泗来,夜宿须句国。眼明忽见玉芙蓉,插天亭亭千丈碧。 舟人为我言,此乃七十二君之泰山。天风吹落黄岘露,冰花乱洒龟蒙间。 七十二君今何在,宝符朝朝吐光彩。千年老鹤巢云松,夜看白日涌东海。 东海青童仙,踞龟啖蟹螯。笑秦亭上攀蟠桃,笑彼鞭石驾长桥。 天帝之孙奠天极,鲍鱼狂魄腥山色。我有东封书,中含万古情。 欲奏天子甘泉殿,手刻玉检黄金绳。寄声为报牵狗老,先向石坛种瑶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泗水,河流名。
  • 须句国:古国名,此处指地名。
  • 玉芙蓉:比喻泰山的美丽,如玉雕的芙蓉花。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 七十二君:指传说中的七十二位神仙。
  • 黄岘露:传说中的仙露。
  • 龟蒙:山名,此处指山间的云雾。
  • 宝符:传说中的仙符。
  • 老鹤:传说中的仙鹤。
  • 青童仙:传说中的仙人。
  • 踞龟啖蟹螯:形容仙人自在的生活。
  • 笑秦亭:地名,传说中的地方。
  • 鞭石驾长桥:传说中的仙术,用鞭子驱石成桥。
  • 鲍鱼狂魄:形容山中的神秘气息。
  • 东封书:向东封禅的文书。
  • 甘泉殿:宫殿名,指皇帝的居所。
  • 玉检黄金绳:珍贵的文书装订。
  • 牵狗老:指仙人,传说中的形象。
  • 石坛:祭祀用的石台。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翻译

我乘着小船沿着泗水而来,夜晚在须句国停留。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如玉雕芙蓉般的泰山,它高耸入云,碧绿千丈。 船夫告诉我,这就是传说中七十二位神仙居住的泰山。天风将黄岘露吹落,冰花在龟蒙山的云雾中闪烁。 七十二位神仙如今何在?宝符每天都在闪耀着光芒。千年仙鹤在云松上筑巢,夜晚可以看到太阳从东海升起。 东海的青童仙人,自在地坐在龟上吃蟹螯。他在笑秦亭上攀摘蟠桃,又笑那些用鞭子驱石成桥的传说。 天帝的孙子在这里奠定天极,山中弥漫着鲍鱼的神秘气息。我怀揣着向东封禅的文书,其中蕴含着万古之情。 我想要在甘泉殿向天子奏报,亲手刻写玉检黄金绳的珍贵文书。告诉那位牵狗的仙人,请先在石坛上种植瑶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乘船夜宿须句国,清晨见到泰山时的震撼与遐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如七十二君、黄岘露、宝符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仙境画面。通过对泰山壮美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天子封禅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