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三首

· 贡奎
忆昔相逢日,维舟夕树边。 岸花飞别酒,江雁落鸣弦。 梦断三年客,云分万里天。 因君共行役,抚卷重悽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袁伯长: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贡奎:元代诗人,本诗作者。
  • 维舟:系船停泊。
  • 夕树:傍晚的树。
  • 别酒:离别时的酒。
  • 江雁:江上的雁,常用来象征离别。
  • 鸣弦:弦乐器发出的声音,这里指雁鸣声。
  • 梦断:梦醒,比喻往事成空。
  • 云分:云散,比喻分离。
  • 行役:因公务而跋涉在外。
  • 抚卷:抚摸书卷,这里指回忆往事。
  • 悽然:悲伤的样子。

翻译

回忆往昔我们相遇的日子,那时我们系船在傍晚的树边。岸边的花儿飘落,仿佛在为离别干杯,江上的雁儿鸣叫,如同弦乐器的声音。梦醒后,往事已成空,三年的客居生活已成过去,云散了,我们相隔万里天。因为你的缘故,我再次回忆起这段旅程,抚摸着书卷,心中感到重重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岸花飞别酒”、“江雁落鸣弦”,巧妙地将离别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末句“抚卷重悽然”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贡奎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