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烧:指野火,即自然发生的火灾。
- 杂沓:形容声音杂乱。
- 平原:广阔平坦的原野。
- 起电红:形容火焰如电光般红亮。
- 凭陵:凭借,依靠。
- 势欲:势头似乎要。
- 逼青峰:逼近青翠的山峰。
- 草芽:新长出的草。
- 不问:不顾,不管。
- 新开甲:新长出的叶子或芽。
- 蛰户:冬眠的动物的洞穴。
- 乍启封:刚刚打开,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 何暇:哪里有时间。
- 胤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善于分辨玉石。
- 分玉石:分辨玉和石。
- 略如:大致像。
- 伯益: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善于治水。
- 逐蛟龙:驱赶蛟龙,比喻治理水患。
- 际天:触及天际,形容极高。
- 逸德:超凡的德行。
- 无人问:没有人关心。
- 独倚:独自依靠。
- 高楼:高大的建筑。
- 到晚钟:直到晚钟响起,指直到傍晚。
翻译
平原上野火如电光般红亮,杂乱的声音中,火焰似乎要逼近青翠的山峰。 新长出的草芽不顾一切地生长,冬眠的动物的洞穴刚刚打开,它们开始活动。 哪里有时间像胤侯那样分辨玉石,大致像伯益那样驱赶蛟龙治理水患。 触及天际的超凡德行无人关心,我独自依靠在高楼上,直到傍晚的钟声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平原上野火肆虐的景象,通过对比新生的草芽和苏醒的动物,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诗中“何暇胤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蛟龙”一句,运用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忙于琐事而忽视真正重要事物的批判。结尾的“独倚高楼到晚钟”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深沉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