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士敏

· 徐贲
鲁连天下士,倜傥好壮游。 价直千里驹,自非驽骀俦。 豫让称国士,杀身本无求。 人生岂不惜,义在恩与雠。 吾也慕前贤,所愧失进修。 黄金散还至,白日去莫留。 持心谅难许,知已不易投。 讵无三寸舌,空有一弊裘。 耻随乡里儿,纷纷兢伊优。 去从李轻车,托身欲终谋。 高名动群雄,壮气横九秋。 宝刀昼夜鸣,逢人敢轻抽。 日高出蒲垒,日入还莎丘。 边风万里来,霜寒草飕飕。 归悬白鹊旗,斩得名王头。 洗兵崤关雪,饮马黄河流。 天子不得见,蹉跎反成忧。 日同博徒醉,聊解平生愁。 一掷百万钱,一饮连千筹。 丈夫志不遂,有若疾未瘳。 时往如覆水,在地谁能收。 何当谢尘鞅,终焉事巢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鲁连:指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士,以智谋和辩才著称。
  • 倜傥(tì tǎng):形容人风流潇洒,不拘小节。
  • 壮游:指远游,通常带有冒险和探索的意味。
  • 价直:价值。
  • 千里驹:比喻英俊有为的青年。
  • 驽骀(nú dài):劣马,比喻才能平庸。
  • (chóu):同伴,同类。
  • 豫让:战国时期的刺客,以忠诚和勇敢著称。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chóu):仇敌。
  • 进修:指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
  • 弊裘:破旧的皮衣。
  • 兢伊优:形容人小心翼翼,过分拘谨。
  • 李轻车:可能是指李广,西汉名将,以勇猛和轻车熟路著称。
  • 九秋:指深秋,也泛指秋天。
  • 蒲垒: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莎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飕飕(sōu sōu):形容风声。
  • 白鹊旗:可能是指军旗。
  • 名王:指有名望的君王或领袖。
  • 崤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 博徒:赌徒。
  • :古代计算饮酒量的筹码。
  • (chōu):痊愈。
  • 覆水:泼出去的水,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尘鞅(yāng):尘世的束缚。
  • 巢由: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鲁仲连是天下闻名的士人,他风流倜傥,喜欢壮游四方。他的价值如同千里马,绝非平庸之辈可比。豫让被誉为国士,他为了忠诚和仇恨不惜牺牲生命。人生在世,谁不珍惜生命,但有时为了恩怨和仇恨,义无反顾。我虽然仰慕前贤,却自愧未能不断进修提升自己。黄金虽散尽终会归来,白日西沉却无法挽留。保持初心难以为许,找到知已更是不易。我虽无三寸不烂之舌,却只有一件破旧的皮衣。我耻于与乡里那些小心翼翼的人为伍,他们过于拘谨。我宁愿跟随李广将军,托身于他,希望能有终身的依靠。他的高名震动群雄,他的壮气横扫九秋。他的宝刀日夜鸣响,遇到敌人敢于轻抽。日出时离开蒲垒,日落时到达莎丘。边风从万里之外吹来,霜寒使草木飕飕作响。归来时悬挂着白鹊旗,斩杀了名王的头颅。在崤关洗兵器,在黄河饮马。天子无法见到,蹉跎岁月反而成了忧虑。我与赌徒们醉生梦死,只是为了解平生的愁苦。一掷百万钱,一饮连千筹。大丈夫的志向未能实现,就像疾病未愈。时光如覆水难收,谁能挽回逝去的时光?我何时能摆脱尘世的束缚,终老于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鲁仲连、豫让等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勇敢和自由精神的向往。诗中,“鲁连天下士”一句即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诗人在表达对前贤的敬仰之余,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前贤般不断进修的自责。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边疆的壮阔景象和战场的英勇事迹,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