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图

· 郯韶
群山东南横翠色,倒影芙蓉生石壁。 青山直下九江流,吹落银河二千尺。 安得浮云满春空,托身万里之长风。 南游濯发洞庭水,卧看萝月行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横翠色:形容山色苍翠,横亘眼前。
  • 倒影芙蓉:指山影倒映在水中,如同芙蓉花一般美丽。
  • 石壁:山崖的陡峭部分。
  • 九江:指长江在江西省的一段,也泛指长江。
  • 银河:比喻瀑布,形容其如银河般壮观。
  • 浮云:飘动的云朵。
  • 托身:寄托身体,这里指乘风而行。
  • 濯发:洗发,这里指在洞庭湖边洗发。
  • 萝月:指山中的月亮,萝指藤萝,常用来形容山中的幽静。

翻译

群山在东南方横亘着翠绿的色彩,山影倒映在水中,如同芙蓉花盛开在石壁之上。青山直直地延伸至九江之流,仿佛银河从天而降,落下了两千尺的壮观瀑布。我多么希望能在春日的天空中满布浮云,将自己的身体寄托在万里的长风之中。南游至洞庭湖边洗发,然后躺在山中,静静地观赏着萝月。

赏析

这首作品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神秘。诗中“群山东南横翠色,倒影芙蓉生石壁”描绘了庐山的翠绿与水中的倒影,形象生动。后句“青山直下九江流,吹落银河二千尺”则运用夸张手法,将瀑布比作银河,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结尾的“南游濯发洞庭水,卧看萝月行山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郯韶

元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