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君感事之作

· 陈杰
鼎湖不挟宇宙去,骊墓曾包山海来。 教儿倒诵阿房赋,一与张阳洗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此指帝王去世。
  • :携带。
  • 骊墓:指秦始皇的陵墓,骊山陵。
  • 张阳: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
  • 七哀:指人的七种哀伤,如丧亲、失恋等。

翻译

鼎湖的传说中,黄帝并未带着宇宙一同离去, 而秦始皇的骊山陵墓却曾包容了山海般的宏伟。 我教儿子倒着背诵《阿房宫赋》, 只为了与张阳一同洗涤心中的七种哀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黄帝鼎湖升天与秦始皇骊山陵墓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鼎湖不挟宇宙去”一句,既展现了黄帝升天的神秘与超脱,又暗含了对帝王权力的消逝之叹。而“骊墓曾包山海来”则描绘了秦始皇陵墓的宏伟与奢华,暗示了其权力的巅峰。后两句则通过教子背诵《阿房宫赋》与张阳共洗七哀的情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人生哀愁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