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蝉

· 陈栎
秋早梧桐飐晚风,鸣蝉无数树阴中。 斜阳似假渠声势,只是斜阳不久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ǎn):风吹动。
  • (qú):它,这里指蝉。

翻译

秋日的早晨,梧桐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无数的蝉在树荫中鸣叫。斜阳似乎在假借蝉声的气势,但斜阳的红光并不会长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易逝的哀愁。诗中“晚蝉”作为主题,通过“秋早梧桐飐晚风”和“鸣蝉无数树阴中”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斜阳似假渠声势,只是斜阳不久红”则巧妙地运用比喻,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斜阳的红色虽美,却转瞬即逝,如同蝉声虽盛,也终将随秋风而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陈栎

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