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

君不见王昭君,家住子规啼处村。生来近住离骚国,悲歌慷慨恶离群。 纫兰结茝佩蘅芷,芝泽z面薇骨熏。瑶琴惯识《九歌》谱,怀感远道偏消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被赐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 王昭君:历史上的著名美女,因“昭君出塞”的故事而闻名。
  • 子规:即杜鹃鸟,常在春天啼鸣,声音悲切。
  • 离骚国:指楚国,因屈原的《离骚》而得名。
  • 悲歌慷慨:形容情感激昂,悲壮的歌声。
  • 恶离群:不喜欢孤独,厌恶离群索居。
  • 纫兰结茝佩蘅芷:纫兰、结茝、佩蘅、芷,均为香草名,这里指佩戴香草,象征高洁。
  • 芝泽:指香草的香气。
  • 瑶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音色清脆悦耳。
  • 《九歌》:屈原的作品,是一组祭祀神灵的诗歌。
  •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之情。

翻译

你可曾听说王昭君,她居住在杜鹃啼鸣的村庄。她生于楚国,那里的文化充满了悲壮的歌声,她不喜欢孤独,总是慷慨激昂。 她佩戴着各种香草,身上散发着芝兰的香气。她擅长弹奏瑶琴,熟悉《九歌》的旋律,每当思念远方,她的心情就变得极度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生活环境和她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她的高洁与悲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子规啼处村”、“离骚国”、“纫兰结茝佩蘅芷”等,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身处异乡,心怀故国的女子形象。通过对瑶琴和《九歌》的提及,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昭君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哀愁和深远的意境。

郭天锡

天锡名畀,以字行,一字祐之,别号北山,丹徒人。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调吴江儒学教授,未赴。江浙行省辟充掾史,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尝往来锡山,与倪高士元镇交最久。元镇尝有诗题其画云:「郭髯余所爱,诗画总名家。水际三叉路,毫端五色霞。米颠船每泊,陶令酒能赊。犹忆相过处,清吟夜煮茶。」时至正癸卯十二月十日,写于笠泽蜗牛庐中,距天锡之殁已二十馀年矣。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