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远树含空烟,群峰缄积翠。 离离雁外樯,落日来天际。 高侯丘壑心,点墨悟三昧。 我欲画沧洲,昼长枕篷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ān):闭合,这里指群峰似乎在闭合着它们的翠色。
  • 离离:形容雁群排列有序的样子。
  • (qiáng):帆船上挂帆的桅杆。
  • 高侯:指高尚书,侯是对有才德之人的尊称。
  • 丘壑心:指深邃的内心世界,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情怀。
  • 点墨:指绘画时点染墨色。
  • 三昧:佛教术语,意为正定,这里指绘画中的精髓或奥妙。
  • 沧洲:指水边的地方,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枕篷:指船上的篷帐,这里指在船上睡觉。

翻译

远处的树木笼罩在空中的烟雾之中,群山似乎闭合着它们的翠色。雁群有序地排列在帆船的桅杆之外,落日的余晖从天际降临。高尚书的心中充满了山水的情怀,他通过点染墨色领悟了绘画的精髓。我想要画出那水边的隐居之地,在漫长的白昼里,我愿意枕着船篷安然入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山暮霭的图景,通过远树、群峰、雁群和落日等元素,展现了深远的意境和宁静的氛围。诗中“高侯丘壑心,点墨悟三昧”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书绘画技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郭天锡

天锡名畀,以字行,一字祐之,别号北山,丹徒人。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调吴江儒学教授,未赴。江浙行省辟充掾史,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尝往来锡山,与倪高士元镇交最久。元镇尝有诗题其画云:「郭髯余所爱,诗画总名家。水际三叉路,毫端五色霞。米颠船每泊,陶令酒能赊。犹忆相过处,清吟夜煮茶。」时至正癸卯十二月十日,写于笠泽蜗牛庐中,距天锡之殁已二十馀年矣。 ► 30篇诗文